近日,国内半导体产业核心企业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安徽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由中金公司(601995)和中信建投(601066)证券联合护航其科创板IPO进程。此举标志着这家肩负国产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芯片自主化重任的龙头企业,正式开启借助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新篇章。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上峰水泥(000672)通过旗下产业投资基金平台参与了长鑫科技的投资布局。根据上峰水泥过往公告及公开信息,其通过参股的上海君挚璞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君挚璞基金”),向长鑫科技投资了人民币2亿元。据悉,基于长鑫科技当前的整体估值测算,该笔投资使上峰水泥间接持有长鑫科技约0.168%的股份。
上峰水泥通过其独特的“一主两翼”战略,深度布局半导体生态投资。过去五年,其累计投入超17亿元,精准投资了20余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构建了覆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的生态网络。其明星组合包括已上市的晶合集成(通过减持获得1.66亿元收益)、科创板IPO获受理的昂瑞微、完成辅导的上海超硅,以及进入上市进程的芯耀辉、粤芯等多家企业。
长鑫科技作为国内唯一实现DRAM芯片大规模量产的企业,承载着打破国际巨头垄断的关键使命。其技术路线清晰,从19nm工艺量产DDR4/LPDDR4起步,持续向17nm DDR5/LPDDR5升级。行业预测显示,到2025年末,其DDR5产品占比有望从当前的1%提升至7%,全球市场份额也有望从6%增至8%。支撑这一目标的,是其超过600亿元的注册资本及当前约1500亿元的整体估值。
长鑫科技的技术突围路径堪称“专利雷区中的精准穿越”。其核心技术源于对德国奇梦达Buried Wordline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通过购买千万份技术文件,在中国申请600余项专利,有效规避国际封锁,为19nm量产和17nm研发奠定基础。市场策略上,公司采取“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从电视、电脑等消费电子切入,逐步向服务器领域拓展,并获得了联想合肥基地等本土客户的有力支持。
长鑫科技此次IPO具有多重战略意义:产业层面,募资将加速DDR5量产,推动国产DRAM市占率向两位数突破;资本层面,千亿估值标杆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硬科技;模式层面,合肥“芯片之城”与上峰“产业生态投资”验证了传统企业转型的新路径。对上峰水泥而言,半导体投资已成为超越财务回报的增长引擎,其“水泥+芯片”双轮驱动模式正构筑起更深护城河,深度嵌入了国家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核心环节。
随着长鑫科技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中国半导体产业正稳步推进从关键技术的“进口替代者”向更高层级的“产业生态建设与规则参与者”转型。在这一进程中,上峰水泥通过累计投入17亿元构建的半导体产业链投资组合,与其核心的水泥建材业务形成了战略性的协同与呼应:前者致力于支撑集成电路产业这一数字经济的基石,后者则专注于为实体建设提供基础材料保障。(CIS)
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